从业资格考试信息汇总
随手掌握最新考试动态
下列银行业犯罪中,其主观方面不是故意的是(D)。
A.受贿罪
B.票据诈骗罪
C.变造货币罪
D.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解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行为人既可能是未尽严格审查合同、认识被骗结果的注意义务,也可能是对结果有所认识,但未尽避免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的避免
下列行为没有违法的是(D)。
A.某公司根据自身资金需要,吸收社会公众存款
B.收买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
C.银行工作人员为不符合条件的社会公益组织出具资信证明
D.银行根据客户的指示,运用客户资金进行债券投资
[解析]A选项所述行为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B选项所述行为属于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的行为。C选项所述行为属于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的行为。
以下哪种行为是触犯《刑法》的有关规定的?(B)
A.商业银行的利率在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向上浮动
B.使用作废的信用证
C.村镇银行经批准吸收公众存款
D.银行工作人员在填写存单的时候使用不规范的字体
[解析]B选项所述行为属于信用证诈骗的行为。A、C选项所述行为皆为合法行为。D选项所述行为违反了《支付结算办法》的有关规定,尚未触犯《刑法》。
张某按某银行支行的业务印章自己制作了一个业务印章,并印制了空白存单,然后制作了一张20万元的银行存单,并以此从另一家银行获得抵押贷款20万元。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关于张某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A)。
A.这是伪造金融票证的行为
B.这是合法的,因为张某自己在银行有抵押
C.这是不合法的,但不构成犯罪
D.若能偿还贷款就不违法,否则违法
[解析]张某按某银行支行的业务印章自己制作了一个业务印章,并印制了空白存单的行为属于伪造银行存单,犯了伪造金融票证罪。
下列关于金融犯罪说法错误的是(A)。
A.金融犯罪的主观方面不一定是故意
B.金融犯罪不一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C.金融犯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D.金融犯罪的主体违反了金融管理法规
[解析]金融犯罪是一种图利犯罪,其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有的还要求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故A选项的说法错误,B选项的说法正确。金融犯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故C选项的说法正确。金融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金融管理法规,非法从事货币资金融通活动,危害国家金融管理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故D选项的说法正确。
下列行为中,没有触犯《刑法》有关规定的是(B)。
A.某银行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直接用于发放贷款
B.负债银行经批准吸收社会公众存款
C.甲企业为乙企业走私所持资金提供账户协助其财产转移
D.使用假证明获得银行借贷资金,造成银行重大损失
[解析]A项触犯了《刑法》中的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B项属于合法经营,C项行为触犯了《刑法》中的洗钱罪,D项行为构成金融诈骗罪。
金融犯罪侵犯的客体是(A)。
A.金融管理秩序
B.企业及个人
C.金融机构
D.银行业从业人员
[解析]金融犯罪侵犯的客体是金融管理秩序。金融安全有序,是国家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重要基础。故A选项正确。
下列犯罪,哪个不属于金融犯罪?(C)
A.票据诈骗罪
B.洗钱罪
C.非法经营罪
D.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
[解析]金融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使公私财产权利遭受严重损失,根据《刑法》规定应受惩罚的行为。ABD选项均属于金融犯罪。C选项属于扰乱市场秩序罪。
某银行会计先后多次从无锡等地购回假人民币25万余元,并将其换取真币牟利,他的行为(A)。
A.以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一罪处罚
B.以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罪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两罪并罚
c.以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罪从重处罚
D.以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从重处罚
[解析]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行为。《刑法》的有关规定并不要求这两种行为同时实施,同时实施这两种行为的,并列确定罪名。故A选项正确。
小张利用自动存款机,先后两次将手中的假人民币存人银行,数量高达30万余元,则他犯了(C)。
A.运输假币罪
B.出售假币罪
C.持有、使用假币罪
D.购买假币罪
[解析]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违反货币管理法规,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
下一篇:2013年银行从业强化习题与答案